舞草刀匠(图片)

奥州“舞草锻造师”是谁?揭秘他们对日本刀发展的影响!(上篇)

介绍

日本刀一直追求不折断、不弯曲、切割性好等优良的功能性。

作为世界最先进的锻造技术,它不仅因为其武术技巧而且因为其美丽而不断吸引着许多人。

日本刀本身是指平安时代末期出现的单刃弯刀,由被称为“刀匠”、“刀匠”或“刀匠”的专业工匠制作。

锻造,即用锤子敲打加热的铁来成型的过程,需要一种结合大胆和精细的特殊技术,以及需要如何处理铁的化学知识的高水平工艺。

说到铸剑师,最古老的铸剑师群体之一位于东北地区。

相传以现在的岩手县一关和平泉一带为据点的木草派

岩手县一关市舞川龙泽的舞草刀招牌
岩手县一关市舞川龙泽的“舞草刀”招牌

事实上,人们认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对日本刀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此类刀剑的优秀典范。

另一方面,现存最古老的舞草刀是镰仓时代后期制造的,舞草流早期制造的刀的细节不明,这成为了历史之谜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来自东北的神秘的舞草刀剑流派。


什么是舞草学校?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舞草流是一个什么样的刀剑锻造团体,以及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

“舞草”这个名字出现在最古老的剑书中

已知最古老的剑书是《名人》,成书于1316年(昭和5年),即镰仓时代末期。原作至今未见踪影,但流传下来几本后来的抄本,其中就刻有舞草流派的名称。

最著名的副本是室町时代1423年的勘地院本,此外还发现了更古老的副本,即1351年(北朝时代;南朝时代)的龙造寺本,但本文将参考前勘地院本的描述。

据此,有42位刀匠因“从神代至今的技艺精湛”而受到特别关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8位刀匠是奥州的铁匠,也就是舞草流的刀匠。

具体铸剑师姓名包括:

  • 月山
  • 朗诵
  • 后吉(Hoju)
  • 俊康
  • 森房
  • 穆福萨
  • 雅康
  • 鬼丸

毫不夸张地说,“月山”这个名字至今仍是最著名的名字之一。

月山元国宗,室町时代,永正18年(1521年) 资料来源: ColBase(国家文化遗产收藏综合搜索系统)

岩手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优质铁的产地

舞草流活跃的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优质铁材而闻名,据说在日本刀发明之前,虾夷人就使用过一种名为“蕨人”的独特铁剑

蕨刀逐渐形成了弯曲的刀刃和镂空的刀柄,现在人们认为这就是日本刀“弯刀”的由来,而这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舞草流被认为是一群源自蕨手刀的铸刀师,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北地区虾夷和大和之间长期冲突(即所谓的“三十八年战争”)的影响。

可以看作是负责守卫皇室的“惠府”武官所佩戴的“惠府之太刀”(护卫刀)

许多武士都喜欢使用奥州刀,可以说,起源于东北的舞草流在日本刀剑的诞生和传播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最古老的舞草刀样本和源氏家族的宝剑

毫不夸张地说,舞草刀是日本刀的根源之一,现存最古老的舞草刀现藏于岩手县一关市的一关市博物馆。

署名“舞草”的剑(一关博物馆藏)
署名“舞草”的剑(一关市博物馆藏) 出处:一关市博物馆

“舞草”散发着简洁而华丽的优雅,其特点是剑柄(与剑柄相接的核心部分)上的“锤纹饰面”。

Tsuchi 的意思是锤子,由于剑是通过锤击成形的,因此锤击留下的痕迹使它们看起来像武士刀。

剑柄上刻有“舞草”字样的剑。刻有“舞草”(一关博物馆所有)
剑柄上刻有“舞草”字样的剑。铭文:舞草(一关市博物馆所有)出处:一关市博物馆

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更古老的舞草刀,但这把刀的刀柄上刻有“舞草”两个字,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舞草刀与武士大师源氏家族的关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舞草刀与武士家族的首领源氏的关系。

源氏家族最著名的宝剑是髭切,根据《平家物语剑卷》的记载,这把剑是由源氏家族的创始人源光仲委托居住在筑前的中国工匠打造的。

另一把剑“Kneemaru”的太刀

据说“髭切”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源义家在 11 世纪初的奥州之战(九年战争)中挥舞着这把剑,砍下了 1,000 名囚犯的头,甚至把他们的胡须都砍成了两半。

在《平家物语》中,鬓切刀据说是由唐朝工匠制作的,但在同样是军事故事的《平治物语》中,

这项工作是由居住在奥州的铁匠文久 (Bunju) 完成的。

上面写道:

此外,在《名人(关地院版)》的大宝时代部分,

陆奥国的居民文殊打造了一把名为“剑士中大剑”的剑。

确实存在。

“陆奥国”指的是“陆奥”或“奥州”,“建中代”指的是“源氏家族的世代传承”,因此可以推测“比畿”可能指的是“飞切(Hikekiri)”。

这位“文殊”指的是一位刀匠,据说他是“法殊”的父亲,书中将法殊列为奥州的刀匠大师

奥州宝珠,镰仓时代,13世纪 资料来源: ColBase(国家文化遗产收藏综合搜索系统)

因此,故事中关于源氏宝剑是由舞草流铁匠打造的传说是值得关注的。

与此相关,《名人传》中“历代刀匠”一节也将鬓切的制造者列为“夫众”。他也是书中列出的名匠之一,而日本文学学者渡濑顺子则根据发音和拼写,提出了“夫众”与“文殊”为同一人的说法。

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被大和统治的虾夷人被称为“战俘”,这可能与该词的含义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名人按时代介绍刀匠,并且每个时代都融合了不同的传统,但无论如何,奥州刀在当时的武士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在占据中心地位的源氏家族中。


剑书和故事中展现的舞草剑的锋利

我们已经看到,舞草刀,又称奥州刀,受到源氏等武士的青睐,但它们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最简单、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就是其锋利的刃口。

据说曾用来测试舞草剑的笼石
据说曾用于试切舞草刀的鹿儿石(岩手县一关市舞川坂井)。

这里所说的锋利,自然是指武器在坚韧的基础上所发挥的性能,可以想象,在当时激烈的战斗中,将高切割力与耐用性结合起来是迫切需要的。

如上所述,还有一个传说,说源氏的宝刀“鬓切”是由舞草流的刀匠“不修”打造的,但在这里,我们将介绍有关这把刀的制作过程的有趣描述。

室町时代晚期的刀剑书《梶明治光》中记载了以下内容,该书的跋日期为 1452 年:

平氏的“小乌”刀的作者,就是这只小乌,它供奉在镰仓的法华堂。据说,他也是“雾伊”的作者,这把刀据说可以斩杀武士,因此被称为“雾须刀”。据说,他也是源氏家族历代“飞家刀”的作者,但实际上,这只是一部虚构作品。

粗略翻译一下,

他是平刀小乌的制造者。小乌现供奉于镰仓的法华堂神社。据说他还打造了一把名为“桐井”的剑,因其用于斩杀铠甲武士而得名。源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宝剑鬓切,其制造者不详,但据说是由腐女打造的。

故事讲述的是舞草剑的锋利和吟诵。

据说,布寿作的剑之所以被称为“Kirisue”(斩剑),

这一集展现了吟唱者令人难以置信的敏锐,但实际上,能够穿透铠甲击穿一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吗?

自古以来,这个问题在武士中就经常被讨论,似乎也被视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历史上确实有过所谓的“kabuto-wari”(分裂头盔)的成功案例,因此根据刀剑和盔甲的性能差异以及切割方法,这并非不可能。

于是,刀剑变得更加坚固锋利,铠甲变得更加坚固耐用,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当然,不难想象当时有各种条件,比如铠甲所用的铁质材料刚性较差。

但是,既然人们渴望一把锋利到可以抵消防御的剑,那么这种现象被作为传说流传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顺便一提,江户时代初期,本阿弥光悦调查平氏的宝刀小乌丸时,据说上面刻有“天国”的铭文,这是传说中古代铸刀匠的名字,但现存的这把刀上没有铭文。

此外,小乌丸的特征结构是刀身从中间到前端呈双刃状,这种结构被称为“双刃刀”,也因这把刀的名字而被称为“恋乌”。令人瞩目的是,在作为舞草刀起源的蕨手刀中,也存在着与其他古代刀一样具有双刃的刀。

武侠小说《义气记》中也出现的舞草刀的锋利

另外,《义纲记》第六卷《忠信的最后时刻》中,有描写舞草刀锋利的场景。

佐藤忠信(歌川国芳 画)
佐藤忠信(歌川国芳插画)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这是义经的首席家臣佐藤忠信作为诱饵让主公逃跑的场景,虽然细节与历史事实有所不同,但他最后自杀时使用的剑是舞草剑。

以下是《Gikeiki》相关章节的摘录。

真是可怜的一把剑,是舞房定制的,还附上了“好好制作,好好制作”的字样,效果却十分有效。

这里提到的“舞房”被认为是指大约 10 世纪中叶的“舞房竹房” 它让人想起“守房”“穆夫萨”

忠信的台词表明,他称赞这把由舞草的刀匠精心定制的刀非常锋利,这意味着他在切腹时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阻力。

虽然舞房和忠信的年代不一致,但继承了这个名字的刀匠很可能已经延续了几代。

《义计记》被认为是在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初期之间写成的,但即使在那个时期,舞草刀也被认为是一件非常著名的艺术品,因为它早在源平合战时期就赞扬了它的锋利。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