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六县城的骄傲:“陆奥最大”!致敬最上藩荣耀的山形城【山形县山形市】

相传山形城是室町时代1356年(圆文元年)由最上氏的开山祖师兼赖成为羽州探代并进入山形时所建造的。

最上氏以山形城为根据地,不断向出羽国(现在的秋田县)扩张领土,在第十一代藩主最上义昭年间,领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领土。

另外,城堡语境中的“领地”并不是指动物或者反社会势力的“领地”,而是指城堡的整体设计(护城河、石墙、土墙、壕沟、战壕等的布局)。


山形城,日本第五大城堡(山形市:国家历史遗址,日本百座名城)

山形城
一門,本丸的正门

山形城是一座平地城,由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组成,呈同心圆状,周围环绕着三重护城河(护城河)和土墙。宫殿所在的本丸(占地2.83公顷)位于中心,二之丸(占地27.99公顷)位于中心外侧。这些遗迹便是现在的山形城遗址(霞城公园)。

山形城
最上藩城中町地区地图(抄写员:藤原守春)山形县立图书馆藏书 出处:山形县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再往外234.86公顷,是东北六县中最大的城池,其建筑风格独特,位于扇形平原的顶端,海拔低于城下町。

此外,若以包含外墙的日本各地城堡的规模进行比较,山形城位列江户城、大阪城、小田原城、名古屋城之后,位列第五。


山形城的昵称的由来是什么?

花城公园
霞城公园也是山形市内著名的赏樱胜地。

山形城霞城、霞吉祥等名称

霞城和霞城这两个昵称的由来是,在 1600 年(庆长 5 年)关原之战中,在东北地区爆发了庆长出羽之战,其中长谷堂之战期间,山形城被雾气笼罩,入侵的上杉军无法发现该城。

霞城
二之丸北门遗址,保留着美丽的石墙

山形城的庞大三之丸城郭共有11个城门据说由于“吉”字是由“十一”字加上一个嘴巴构成的,所以又被称为“吉祥之城”。


山形城的历代城主

花城公园
霞城公园、最上义满像 出处:山形县官方旅游网站、山形之旅

山形城自建造时起直至江户时代初期,一直由最上氏统治,但在最上氏被江户幕府废黜后,山形城经历了多次藩主变更。

因此,从江户时代中期开始,城堡逐渐失修,到江户时代末期,城堡的规模缩小到三之丸地区约有一半变成了农田。

芝氏(最上氏)(1356-1622)

司波兼赖
光明寺 柴犬金赖(最上金赖)雕像 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柴犬金赖.jpg)

司马氏是清和源氏足利氏的后裔,山形城是由羽州探代司马兼赖建造的。室町幕府授予他们“八形”(授予杰出武士的称号)的称号最上八形”,并自称为最上氏。

最上义光
《长谷户之战立屏》中的“义满追击直江兼继”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Detail from Battle of Hasedo Standing Screen.jpg)

之后,在第十一代当主最上义昭的时代,领地不断扩张,他成为了拥有57万石大名的大名。山形城也修建了三之丸城郭,武士住宅和城下町也逐渐发展起来。

鸟居氏(1622-1636)

鸟居忠正
鸟居忠政的肖像,由鹿野桐本几信绘制。隶属于磐城市长源寺。资料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鸟井忠政.jpg)

1614年最上义满去世后,引发了继承权之争,在第十三代藩主(山形藩第三代藩主)义年在位期间,最上义满家被剥夺了爵位,发生了最上之乱

二之丸南大手门遗址
据说由忠政修缮的二之丸南大手门遗址。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220430 山形城 Yamagata Yamagata pref Japan02s3.jpg,摄影师:663highland)

陆奥岩平10万石封地的鸟井忠政被调往山形城,担任东北地区诸侯的看门狗,忠政经常对城堡进行修缮。

但是,忠政死后继承王位的长子忠常体弱多病,在继承过程中受到了幕府的重视,于是他被剥夺了王位并调往新浓的高远。

保科氏(1636-1643)

Hoshina Masayuki
保科正幸 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保科正幸2.jpg,摄影:Gameposo)

保科昌之从高远调任为山形城城主,接替鸟居

保科昌之是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的同父异母弟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深受家光的信任和重视。在会津藩因家族纷争而加藤氏被移交后,保科昌之被调往会津,以牵制东北地区的各大名。

山形城下町地图
保科氏时代山形城下町地图,山形县立图书馆藏,来源:山形县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据说保科昌之还曾为准备叛乱而整修过山形城,与最上氏时代的图纸不同,《保科氏时代山形城下町地图》显示,山形藩主的住所位于三之丸内,而町屋和寺庙神社则位于护城河外。

封建领主的快速更迭

花城公园
春日城公园当时是一座体育公园,三之丸的踪迹已不复存在(1976年航拍照片)
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山形城 air.jpg,版权所有 © 日本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局,地图和航拍照片查看服务)

保科昌之迁往会津后,山形城主开始在德川系大名和普大系大名之间快速更换。

家族有松平由贵氏、奥平松平氏、奥平氏、堀田氏、松平由贵氏、奥平松平氏、堀田氏、荻生松平氏、幕府天领、秋元氏、水野氏,1870年(明治3年),水野忠宏成为最后一任城主,离开了山形城。

水野忠宏
水野忠宏,山形城的末代城主。 1879年,明治天皇下令制作《肖像写真集》(第1部)。藏于宫内厅三之丸正藏馆藏品中。
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Mizuno Tadahiro.jpg)

明治时期,山形城成为日本帝国陆军第32步兵团的营房,城楼和殿宇被拆除,本城被填埋,三之丸的护城河也被填埋,以便扩大农田。

我思考了山形城的布局

山形城遗址
现在的山形城遗址的护城河是二之丸

山形城是一座平面状的城堡,外形呈轮廓结构,从古城图上看,本丸、二之丸、三之丸三座城楼周围都有充满水的护城河。

本丸只有殿宇,没有天守阁;二之丸直到江户时代初期才有三层橹。如今霞丘公园内可见的护城河,便是二之丸的遗迹,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风貌。

山形城遗址
本丸护城河遗迹,现已成为干涸的护城河(山形城本丸一文字门)

但是,本丸周围的护城河现在已经是干壕,而成为城市一部分的三之丸周围的护城河也在明治维新时期被填埋,因此现在只剩下一些痕迹。

山形城遗址
从二之丸内部看到的“内增形”南大手门遗迹

土墙沿线各处均设有入口和出口,二之丸有 5 个,三之丸有 11 个。

在最上氏时代,每个城门都采用一种称为“外突形”的样式,这意味着它向外护城河伸出,但后来二之丸扩建时,它们被重建为内突形

山形城遗址
二之丸东大手门 出处:维基百科(文件名:Yamagata-jo ninomaru higashi-otemon.jpg,摄影:Kamoseiro)

二之丸东大手门于 1991 年用木材进行了修复,在形成钥匙孔的方形 (masugata) 中可以看到矢橹门和继矢橹门。

山形城遗址
本丸一门门楼的遗迹,两门周围都有石墙

山形城有许多土制城墙,每个城门都是角楼,以增强防御力,城门所在的每个角落都建有石墙。

另外,在二之丸北侧的土城墙上,还发现了日本国内首次发现的屏风土城基石,该土城基石可以像屏风一样弯曲,用于攻击从侧面攀爬的敌人,引起轰动。

山形城迹,国家指定史迹<信息>

  • 设施名称:国家指定史迹山形城(霞城公园)
  • 地址:山形县山形市霞町1号
  • 电话号码:023-641-1212
  • 开放时间:山形市乡土博物馆(旧济成馆本馆)9:00-16:30
  • URL:国家史迹山形城官方网站

谷歌地图


概括

明治维新后,山形城年久失修,曾被用作旧陆军的营房。战后,山形城被改造成霞丘公园,并修建了博物馆、体育馆、棒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

目前,正在计划迁移这些设施并重新开发公园,包括修复主城堡的护城河和土墙,预计于 2033 年完工。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