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六县的骄傲:“雄伟的石墙,堪称广大南部藩的象征!” 东北地区罕见的石墙城池——盛冈城【岩手县盛冈市】

盛冈城曾是盛冈藩的政治中心,如今已成为盛冈的象征,也是当地人喜爱的休闲场所。这座城墙全部由石砌而成的城堡,在以土墙为主的东北地区实属罕见。

直到新月满月都是南部领地”。城堡遗址的石墙至今仍展现着其雄伟和美丽,作为盛冈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存在感。


盛冈城(盛冈市:国家历史遗址,日本百座名城之一)

从二之丸东侧御所台遗址望去的本丸城遗址

(又名小津城)在明治维新期间被拆除,但该城的许多独特的石墙仍保留了下来,可以追溯到建造时,并且可以看到城堡的布局。

二之丸西侧的“榊山稻荷车”下的“切里杵”区域的高度约为14米。

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的石墙高达14米,气势磅礴,美不胜收。然而,石墙的砌筑方法因时代而异,是记录石工技术演变的珍贵史料。

此外,城堡中的“nawabari”一词并不是指动物或反社会势力的“领地”,而是指城堡的整体设计(护城河、石墙、土墙、护城河和战壕的布局)。

古方地名的由来

盛冈站附近北上川上的古方桥

盛冈地区被称为“古方”已有至少500年的历史,这个名字有时仍被用作盛冈的优雅昵称。

很久以前,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在村子里肆虐,被三石神社的神抓住,并在岩石上留下了手印,作为他永远不会再来到此地的证明。

三石神社
三石神社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文件名:恶魔的手印(三石)-岩手县盛冈市-DSC04152.jpg,摄影师:Daderot)

这就是“岩手”这个名字的由来,当地传说将“我再也不会去找这个人了”的约定传达为“Furakata”,并成为了地名。


南部信直(1546-1599),藩主,策划建造盛冈城

南部信直
南部信直,盛冈历史文化博物馆,来源:维基百科

南部氏第26代当主南部信直,在统一天下的丰臣秀吉的庇护下,击败了叛逃的丰臣秀吉,并被赐予九户政真(现岩手县二户市附近)的领地,之后将城池从三户城迁往南边的九户城。

津轻为信叛乱时被夺走的津轻地区领土,被加封为岩手县中部和南部的平郡、和贺郡、比耶贯郡等领地,进一步向南扩展了疆域。

九户城遗址
九户城遗址

信直听从丰臣幕府将军浅野长政的建议,向秀吉请求将城堡从九户城进一步向南迁移到名为古方的地方,并于 1598 年(庆长 3 年)开始动工。

当时在京都的信直命令长子利直划定疆界并建造城池,但利直在1599年(庆长4年)未看到城池竣工便去世了。


南部利直(1576-1632),盛冈藩第一代藩主,制定了盛冈城的版图

南部利直
南部利尚、盛冈市中心社区中心、盛冈历史文化博物馆,来源:维基百科

南部藩第27代藩主、盛冈藩第一代藩主利直奉信直之命筹划、建造新城,但由于北上川、中津川的洪水,直到1633年(宽永10年)才竣工,利直本人也未能亲眼见证。

乌帽子岩
乌帽子岩,位于樱山神社旁边

利直夷平三之丸时发现的乌帽子岩至今仍位于三之丸遗址,是后来在同一遗址上建造的樱山神社的镇社之宝。

主围墙东侧的石墙
主城堡东侧的石墙,据信是在利直统治时期建造的

古方之所以变成盛冈,是因为利直不喜欢古方这个地名,改名为“森丘”,后来被讹称为“森江”。

据说,第三代藩主利直之子重信曾与永福寺第42代方丈清山作了一首联句,清山将下一句写为“冈山,宝石之乡” ,因此将冈山改名为“盛冈”。


戊辰战争和明治维新后的盛冈城

主城堡的遗迹,没有建筑物

戊辰战争后,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盛冈城一度被废弃,但根据废城令,盛冈城得以保留。然而,盛冈城被出售给公众,建筑物则被拆除、废弃或迁移,只剩下城墙残垣断壁。

内盆地(下盆地)入口处的石碑上刻有“岩手公园”字样

1906年(明治39年)由岩手县开发为“岩手公园”,2006年(平成18年)盛冈市将其更名为“盛冈城迹公园”。

南部利久(1827-1896)作为奥州羽越同盟的一员参加了戊辰战争,后被降职。

南部俊之
南部利竹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馆藏 来源:维基百科

南部藩第40代藩主、盛冈藩第14代藩主利孝,听从家臣楢山佐渡的建议,加入奥州羽越同盟,对抗明治新政府。

战后,他因率领楢山佐渡的军队进攻与明治政府同盟的久保田藩(秋田藩)的邻国而被软禁,并被褫夺爵位。

南部利行(1855-1903)

南部俊康
南部俊康,Chokukyuwakan Collection,来源:维基百科

其父利武于1868年(明治元年)11月被褫夺爵位,但同年12月,第41代南部家主利康被赐予磐城国白石藩十三万石土地,得以恢复其姓氏。

次年,即1869年(明治2年),他被允许返回原领地盛冈,并重新掌权成为盛冈藩主,实际上成为该藩的第十五代,也是最后一任藩主。


思考盛冈城的布局

盛冈城
公园内展示的盛冈城遗址地图 

该城堡建在花岗岩山丘上,据说东北地区最好的石墙是用采石场开采的花岗岩建造的。

户云桥
从本丸城遗址望去的东云桥和二之丸城遗址

盛冈城的布局是所谓的“多墙平地城堡”,主城墙位于一座小山丘上,第二和第三城墙在其下方垂直连接。

廊桥
连接二之丸和本丸的廊桥下有一条干涸的护城河。

除了本丸、二之丸、三之丸之外,淡路丸、越古鲁瓦、榊山稻荷库鲁瓦也被统称为“内库鲁瓦”或“御城内”。

下层围墙的遗迹
下城墙的遗迹现在被称为内丸区,这里有许多传统餐馆和酒吧(从三之丸向外城墙方向拍摄)。

另外,内城(现在的内丸地区)以北的丘陵地带被夷为平地,周围筑有护城河和土墙,形成了下城(下城),南部藩和藩大藩主的宅邸就坐落于此。

翔凤城插图
尚峰城地图 南部藩盛冈平城地图 出处:国立公文书馆数字档案馆

此外,外护城河以北和以东的中津川对岸地区也被护城河和土墙包围,形成了外护城河或外护城河前,是武士和城镇居民居住的地方。

东、南、西三面利用天然河道和高高的石墙,围有外护城河。

吹上门遗址
从西侧的栉出桥遗址望去,可以看到通往合子山的吹上门遗址。公园开发时修建了缓坡。

盛冈城位于流经盛冈市的北上川与中津川的交汇处,城西侧有天然的外壕,东侧和南侧有中津川。

北上川当时比现在更靠近城堡,并充当了外护城河。据说在龟池西端附近还有一个名为“船入”的码头。

腰壕
Koshikuruwa 的宏伟石墙

主城除了二之丸之外,西边还有榊山稻荷丸,南边还有越子丸,东边被称为淡岛丸,下方还有带肥丸,东边和南边的内丸与中津川之间建有内护城河。

外城墙和下城墙,保护城堡北面的主围墙

公园内展示的城下町古地图

外城(外廓)的北边以现在的本町通南边为界,西边被中央通的日影门遗址包围,东边被中津川包围的区域。它是比本城还要大的外城,想要攻占盛冈城就必须夺取外城的控制权。

龟池。城堡遗址在右侧,照片中我们站着的地方被认为是一个船坞。

而且,即使拿下这条外壕,外壕之外还有被称为鹤池、龟池的内壕,以及与外壕类似的下壕,从那里进攻主力需要大部队,然后才能攻占三之丸和二之丸。


主城堡中留下的铜像基座的主人是谁?

座
如今,这座基座已无主人,显得有些孤单

盛冈城天守阁遗址上有一个宏伟的基座,但其上没有铜像。

基座上立着南部利长的铜像,他是南部藩第42代藩主,在日俄战争中战死,年仅23岁。

南部伯爵像
基座旁边陈列着已故南部伯爵的雕像

该铜像于1908年(明治41年)竖立,因太平洋战争期间颁布的金属收集令,于1944年(昭和19年)被捐赠,仅剩下基座。

盛冈城迹公园<信息>

谷歌地图


概括

盛冈城拥有东北地区最宏伟的石墙,但我经常在博客和其他地方看到这样的观点:城墙上建造的建筑物全部没有保留下来,真是可惜。

近年来,盛冈市一直在讨论修复天守阁,但没有留下任何图纸或图像,目前我们正在寻找这方面的资料。

我真心希望能够发现某种文献,希望盛冈城迹公园的开发能够取得进展,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矗立在盛冈城迹石墙上的天守阁和塔楼。


东北六县城系列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