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科正幸之墓

曾被称为东北的日光吗?会津守护神的安息之地——土津神社(福岛县猪苗代町)

位于福岛县山郡猪苗代町的阪一神社津藩第一代藩主科昌,也是供奉保科昌之神的神社。

但是,作为会津守护神的一位,他的墓地为何设在猪苗代,而不是城堡所在的会津若松呢?本文将解答这个问题,并解释土神社。


被称为会津守护神的贤明君主保科昌之

保科昌之是德川秀忠的私生子,被保科家收养,深受德川家光的信任,支持幕府政权,同时作为会津藩第一代藩主,为藩政奠定了基础。

保科雅之雕像 来源:维基百科
保科雅之雕像 来源:维基百科

他崇尚节俭仁政,通过制定《会津家训》、优化岁赋、建立法人仓廪制度、推行俸禄制度等,推动文官政治。其中,《会津家训》中规定了“君王不可骄矜、以民为本、重文义”等原则,对后世的会津武士道产生了重大影响。

昌幸也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在藩内推行鼓励学习、教育的风气。他对历法研究也十分感兴趣,十分赏识涩川俊海的才华,曾邀请他到会津讲学,教授历法理论。


“土神社”这个名字来源于保科昌之的精神称号。

土神社的匾额
土神社的匾额

Hanitsu来源于 1671 年神道教徒吉川惟足向虔诚的神道教信徒保科昌之传授神道教秘密教义时所取的精神名“Hanitsu”。

“土”(地)是五行学说中地球和宇宙的起源, “津”(tsu)是会津的“tsu”,意为会津之主,代表着雅之作为掌握万物原理的君主的处世之道。


关于供奉的神明及其神化

土神社入口
土神社入口

鸠津神社的主神是会津藩第一代藩主保科昌之,他生前曾立下愿望,希望成为供奉磐梯山之神的岩木神社的分社,死后永远侍奉神明。因此,他“鸠津灵神” ,并被当作神明来崇拜。

根据他的遗愿,土神社是岩城神社的分社。

另外,土神社位于鹤城所在地会津若松的东北方向(邪灵方向),邪灵、守护会津若松的作用。

关于共主神和客主神

土神社除了主神保科昌之以外,还供奉了会津藩七代藩主作为共主,但第二代藩主正经除外,因为第二代藩主正经以佛事形式安葬。

但是,从第二代藩主保科政经到第九代藩主松平块盛的历代藩主以及他们的妃子和子女的坟墓都在会津町石山的院内

共祀神祇

  • 松平昌义(德王灵神)| 会津藩第三代藩主
  • 松平片定 (Tsuchi no Tsuneyagami) |会津藩第四代藩主
  • 松平片吉(受人尊敬的精神)| 会津藩第五代藩主
  • 松平贞明之灵 | 会津藩第六代藩主
  • 松平义众(天皇)|会津藩第七代藩主
  • 松平片吉(忠义之心)|会津藩第八代藩主
  • 松平片森(忠诚精神)|第9代会津藩主

虽然幕府推荐保科昌之使用松平家姓和蜀葵纹章,但他始终不忘对养育自己的保科家的感激之情,终生使用保科家姓。此后,从第三代藩主昌义开始,使用松平家姓和蜀葵纹章,确立了相关藩属的地位。

宝玉大明神被供奉为邻殿的客神《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神话中出现的传奇忠臣竹内庶根,象征着他自应神天皇以来,为历代天皇所展现的忠诚。

宝玉大明神也是当地岩城神社的祭祀神,据说土神社是岩城神社的分社,为了表彰雅之君及其家臣的忠诚,他被供奉于此。


土神社曾经十分宏伟,被称为“东北的日光”。

1673年保科正之去世后,第二代藩主保科正经下令修建临时神社,1675年神社本殿竣工。

土神社的社殿按照古代礼仪建造而成,气势宏伟,配有宽字门、回廊、栅栏等,其宏伟程度甚至可与日光东照宫相媲美,据说后来被称为“东北的日光”、“奥日光”、“里日光神社”。

海祖神社的拜殿
土神社的拜殿。保科家的家徽“波见供养”和会津松平家的家徽“会津三葵”被视为神圣的家徽。

然而,神社本殿在戊辰战争期间被烧毁,现在的建筑是1880年重建的。不过,神社整体仍然散发着过去的氛围和庄严。

奥之院(保科正幸之墓)

参观保科正之墓
参观保科正之墓

内殿是保科昌之的坟墓,位于从拜殿侧面沿山路向上约500米处。

墓地附近有一条路,你可以回到停车场,然后开车近距离观察。墓地周围有警示牌,提醒有熊出没,所以最好不要走太远。

保科正幸之墓
保科正幸之墓

墓地旁边有一个看起来可以容纳两三辆汽车的空间,从这里您可以看到眼前的墓地。

保科昌之墓地的墓碑和坟墓
保科昌之墓地的墓碑和坟墓

墓地用栅栏围起来,禁止入内,但可以从大门侧面瞥见内部。墓碑上“会津中条源君之墓”几个字

背景中可见的小山丘是保科昌之的坟墓,山顶上有一块刻有“土神古墓社石”的神社石。

保科正之墓前有禁止入内的标志
保科正之墓前有禁止入内的标志

周围有很多“禁止擅入”的标志,清楚地表明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

土神社<信息>

  • 名称: 羽日神社
  • 地址:福岛县山郡猪苗代町峰山 3 号(邮编:969-3102)
  • 电话号码:0242-62-2160
  • 官方网址: https://hanitsujinja.jp/

谷歌地图


其他文章